>>您當前位置:首頁 -> 專題 -> 2020 -> 興水塞上 -> 四水同治 -> 四水頭條
        “濕”意浸潤石嘴山
        2024-10-25 19:00:03   
        2024-10-25 19:00:03    來源:寧夏日報客戶端

         

          深秋時節,記者來到石嘴山市平羅縣天河灣國家濕地公園。樹葉有的已泛黃,有的仍然綠意盎然,深淺不一的樹葉在陽光的映襯下像一幅濃墨重彩的油畫,為秋天增添了些許詩意。此前在濕地棲居的白鷺、蒼鷺等鳥兒大多已飛往南方過冬,只留下為數不多的在這里守候。

          平羅縣天河灣國家濕地保護林場資源管護隊隊長呂軍平正帶著隊員在濕地內巡邏。每天,20余名護林員對管護區南北中3個大片區和交接處上的7個點位進行全方位、無死角巡查,不斷提高濕地保護監管水平。

        W020241024614195741636.jpg

        平羅縣天河灣國家濕地保護林場資源管護隊隊員在濕地內巡查。

          平羅縣天河灣國家濕地公園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濕地類型豐富,有洪泛平原濕地、永久性淡水湖濕地、草木沼澤、輸水河和稻田5個濕地類型。其不僅是黃河寧夏段珍貴野生魚類重要的棲息繁衍地,還是我國西部東亞和澳大利亞鳥類遷徙路線上的重要停歇棲息地之一。

          “經過近幾年黃河灘區治理,這里的生態越來越好。”呂軍平說。說話間,一側的林帶里呼啦飛起一群鳥兒。“這是蒼鷺,那是白鷺。”呂軍平介紹,濕地內不僅有黑鸛、大鴇、蒼鷺、灰鶴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還有鴿子魚、鯰魚等野生魚類在此棲息、繁衍。

          近年來,通過中央及自治區財政濕地保護與修復、濕地能力提升等生態建設項目的實施,轄區生態實現了防洪排澇、水土保持和改善生態環境三重作用。公園內自然濕地與人工濕地鑲嵌組合,相得益彰,形成了水、鳥、林相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依的濕地自然生態景觀,濕地率達到47.1%。

        W020241024614195904777.jpg

        平羅縣天河灣國家濕地公園形成了水、鳥、林相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依的濕地自然生態景觀。

          位于大武口區的星海湖國家濕地公園是石嘴山市的另一片“城市之肺”。午后的星海湖面,水光瀲滟,與西面的賀蘭山、東面的黃河遙相呼應,交織出一座浪漫的山水之城。

          這里原為古沙湖遺址,1980年被建成大武口攔洪庫。2003年,石嘴山市在大武口攔洪庫的基礎上,啟動了濕地恢復整治工程建設,這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星海湖。此舉,不僅將沼澤變為湖泊,還將防洪標準被提至百年一遇。

          2021年,石嘴山市整合資金開展星海湖生態環境整治,實施補水水質提升工程、南域濕地生態修復工程、星海湖內循環工程,成效斐然:水面面積從23.38平方公里減少至10.55平方公里,蓄水量從2685萬立方米減少到現在的1400萬立方米,中域水質由劣Ⅴ類逐步提升至Ⅳ類,增強了水動力,擴大了防洪庫容……

          如今的星海湖國家濕地公園,通過在東域自然濕地和南域沙洲濕地創建鳥類棲息地,由原來單一的湖泊生態系統逐步調整為包括湖泊、沼澤、灘涂、草甸等在內的豐富多樣的健康生態系統,調節了區域小氣候,改善了水環境質量,也提高了濕地生態系統穩定性。

        W020241024614196001186.jpg

        星海湖國家濕地公園包括湖泊、沼澤、灘涂、草甸等在內的豐富多樣的健康生態系統。

          在黃河流經寧夏段的最后一個行政村——銀河村內,有一片因黃河沖刷形成的濕地——銀河灣濕地公園。每年10月,大雁、灰鶴等珍稀鳥類都會齊聚銀河灣,上演“落霞與孤鶩起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動人美景。

          過去的銀河村,因為黃河阻隔,交通不便,經濟發展滯后。“過去我們村一出門沙子漫天飛,嗆得人氣都喘不上!”銀河村村民們回憶,銀河灣濕地原來是黃河東移后形成的河灘地。

          2009年,隨著退耕還濕政策的實施,銀河村的生態得以恢復。每年8月,銀河灣濕地的蘆葦、野苜蓿能長到2米高,最初稀疏的紅柳也慢慢長成了3000畝天然紅柳林。植被豐富了,各種珍稀鳥類也相約至此。白天鵝、白琵鷺等都是村里的常客,被稱為“鳥類大熊貓”的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大鴇、中華黑鸛的身影也在這里出現。體量最為龐大的灰鶴從7年前發現的近50只,到2023年觀測到的5000余只,占到目前世界灰鶴總數的四分之一。今年還發現了白尾海雕、白枕鶴、白頭鶴等珍稀鳥類。

          “生態好不好,鳥類來證明。”如今,銀河村成了水草豐茂、水鳥翔集的美麗村落,2020年入選全國文明村。銀河村利用當地自然資源,盤活閑置土地,從2019年開始陸續建設了文化廣場、黃河濕地生態文化館、根雕藝術館、親子農場、采摘園等,發展鄉村旅游。近兩年,全年接待游客20多萬人,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2.5萬元,村集體收入近120萬元,鄉村旅游讓村民們真正嘗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甜頭。

        W020241024614196076631.jpg

        濕地水鳥翔集。

          近年來,石嘴山市堅持“保護優先、嚴格管理、系統治理、科學修復、合理利用”的原則,進一步提升濕地保護修復水平,構建了黃河生態防護屏障,保護了母親河安瀾無虞,全面助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全市濕地面積60.42萬畝,濕地保護率35.9%,居全區第一。建立了濕地型自然保護地7個,濕地公園6個,發布一般濕地名錄53209處,初步形成了以濕地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為主,重要濕地、一般濕地為補充的多級保護體系。

          同時,加強濕地野生動物保護,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等違法行為,規劃實施監測平臺和野生動物救助中心建設,構建全覆蓋的監測體系,對受傷野生動物進行救助。全市境內調查記錄野生動物324種較歷史記錄增加了108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動物70種,國家“三有”保護動物254種。全市野生鳥類268種,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鳥類14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44種。每年遷徙留居的黑鸛、大鴇、蒼鷺等候鳥數量多達5萬余只,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

          篳路藍縷,弦歌不輟。通過多輪驅動式保護,石嘴山市銀河灣、天河灣、星海湖、簡泉湖等重要濕地及西大湖、鴛鴦湖等一般濕地面積總體穩定,生態質量穩步提升,基本建成了“城在湖中,湖在城中”的“塞上湖城”景觀,不僅為市民提供了休閑、觀光、體驗等游憩場所,而且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客商、游客等到此投資、旅游、工作和居住,成為“塞上江南”的主打牌和主色調。(寧夏日報記者 蘇峰 張敏 姬禹 文/圖/視頻)

        【編輯】:夏欣
        【責任編輯】:楊麗
        亚洲大尺码专区影院| 91天堂素人精品系列全集亚洲| 亚洲人成网址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二区| 色婷五月综激情亚洲综合| 亚洲成年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线在线观看|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动漫尤物| 久久亚洲精品AB无码播放|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WWW|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美女久久久|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毛片| 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高清|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三|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片 | 午夜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 亚洲资源最新版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ww亚洲ww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一二三|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色欲 |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 精品国产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 www.亚洲色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香蕉|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AV|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片|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成人精品国产亚洲欧洲|